北京五年来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8000家
光明网讯(记者 金昱希)8月27日,北京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年累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五年来,计设日不暇给网北京市紧扣为国家试制度、立外为首都谋发展、资企高标准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业超累计实施了400多项创新任务,北京在历次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评估中均名列第一。年累
推出系列首创首试改革,计设为制度型开放破题探路。立外北京市围绕科技创新、资企服务业开放、业超数字经济、北京日不暇给网京津冀协同等特征,年累构建梯度式制度创新体系,计设比如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试点,发布首个场景化、字段级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推出首个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率先开展不动产及股权信托财产登记,推出230项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同事同标”事项。五年来,北京累计实施70多项突破性政策,超80项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
培育系列综合试验平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势赋能。北京市形成了“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园区”的多元开放格局,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比重从设立之初的不足10%跃升到30%。综合保税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天竺综保区建设了全国首个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2024年罕见病药品进口规模占全国4成以上;新增了全国唯一跨省级的大兴机场综保区、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中关村综保区、首个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亦庄综保区。重点园区打造优势特色产业,比如北京金融街资管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占到全国八分之一以上;昌平三年新增百亿级美丽健康产业集群。2024年,“两区”的重点园区以占全市不到2%的面积,聚集了近10%的经营主体,创造了超过20%的收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实施系列创新举措,为激发市场活力厚植土壤。北京市推出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等首创政策,实施“全球服务伙伴计划”,举办百余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在《2025年国际仲裁调查报告》最受欢迎仲裁地排名中,北京首次跻身全球第四。五年来,北京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8000家,阿斯利康研发中心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在京落地。2021年以来,北京服务贸易规模年均增速达到了9.4%,到2024年,进出口连续三年站上3.6万亿元台阶。
[ 责编:杨亚楠 ]本文地址:http://lanzhou.thtfrfid.com/html/97f289987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